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内蒙古:又见遗鸥戏水时
——鄂尔多斯遗殴自然保护区湿地补水侧记
 
分享到:
2018-07-27

田小强/摄

  □本报记者 李建国 特约记者 田小强 

  “快看,又有几只遗鸥飞起来了。”同行的晓强禁不住有些激动地叫起来。只见一群黑头红喙红腿、羽毛亮洁的遗鸥从空中掠过,落到远处的岸边。 

  近日,记者在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湿地看到,已初步形成的湖面,波光荡漾,清凌凌的湖水在黄绿相间的湖岸映衬下,如珍珠般耀眼。毕竟是干涸了多年的湿地,湖面上除了清风吹动的粼粼光晕,看不见一根探头的苇草。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鄂尔多斯市中部,位于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境内,总面积1.47万公顷。保护区建立于1998年,2001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高原内陆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遗鸥繁殖地及内陆湖泊。保护区地理条件独特,分布着众多的咸水湖泊湿地,区内鸟类资源丰富,是全世界遗鸥鄂尔多斯种群最集中的分布区和最主要的繁殖地。保护区境内主要湖泊有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侯家海子和苏家圪卜海子。

  据管理人员介绍,保护区有湿地鸟类83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有遗鸥、东方白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的物种有白琵鹭、大天鹅等10多种。2002年2月,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以保护遗鸥及其栖息地湿地生态环境为主旨的国际重要湿地。

  保护区遗鸥数量最多时达到1.6万只,约占自然界遗鸥数量的60%。鸟类迁徙期间,在保护区内栖息觅食的各种鸟类有2万余只。自然保护区地区平均年降水量325.8毫米,蒸发量为2501毫米。由于气候等因素,从2003年开始,保护区水域面积逐年萎缩,湖心岛消失,遗鸥数量锐减。

  为切实保护湿地和遗鸥等物种,2017年,鄂尔多斯市下大力气实施了遗鸥自然保护区湿地补水管线工程,这是一项为恢复泊江海子湿地功能而实施的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工程起点为泊江海子镇海子湾村,终点为泊江海子镇泊江海子村,水源引自中天合创引黄供水管线13号远控站处,将黄河水引入湿地,总投资8080.58万元。工程于2017年9月正式开工,2018年5月20日实现全线通水并向泊江海子湿地补水。截至目前,总补水量约51万多立方米。按照设计补水规模4万吨/日,工程运行400天可为湿地补水1600万立方米。届时,可使湿地水域面积由现在的3平方公里恢复至最适宜遗鸥繁衍的7平方公里,遗鸥数量可达约5000只,基本恢复保护区湿地功能,为珍稀鸟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太不容易了,能把黄河水引进来恢复湿地,过去可没想到。还要让湖水永不干涸,这才是湿地永续发挥生态效益的关键,这也是人们的共同期盼。”晓强感慨地说。

  站在补水口,望着清流汩汩地向湿地涌去,听着声声遗鸥的欢歌,记者心潮澎湃:如果不重视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就不可能有水下泄去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更不可能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清岸绿、河畅湖美的美丽家园!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7月27日

李建国 田小强
相关新闻
 
内蒙古:乌后旗水务局积极应对汛情 全力以赴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内蒙古:下河沿水文站全力应对黄河2号洪水
内蒙防指下发通知要求做好黄河超标准洪水防御工作
内蒙古发出防汛工作六项纪律措施紧急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签发第1号总河湖长令:让河长制湖长制落地见效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