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方敏 记者 郑盈盈
“改革创新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的法宝之一,水利发展需要水利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强劲的动力。深入推进‘五水共治’水利建设和管理,浙江水利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谈起改革话题,浙江省水利厅厅长陈龙坚定地说。
2017年是浙江省“五水共治”攻坚之年,省委、省政府下达了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目标,并要求提速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陈龙介绍,浙江水利将高举改革旗帜,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在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等9个方面推进46项改革项目,加快推广一批试点成熟的改革经验,加快试点一批思路明晰的改革举措,加快研究一批关键性的改革思路,为浙江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陈龙表示,要围绕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目标,深化河长制,推进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综合施策、治管并重,标本兼治、水岸同治,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追根溯源、一河一策”的监管网络,“治管一体、管用实用”的工作标准,以河长制促河长治,继续狠抓河湖库塘清淤、入河排污口整治等长效建设管理机制,巩固提升“五水共治”成果。
陈龙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按照提速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的要求,未来几年仍将是浙江省水利建设高峰期。针对水利大建设、大投入与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停征的矛盾,要着力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有效增加水利投入。在争取更多的财政性资金投入水利的同时,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金融信贷资金支持水利,让更多的水利项目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建设。
陈龙表示,要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促进水利“重建强管”的转变。2016年浙江省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定了水库等11类工程12项管理规范和十多项管理办法,明确了10 700个标准化管理创建名录,并完成了首批1 699个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初步实现工程管理的“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景观化”。下一步,要以“明确责任、理清事权、定员定岗、落实经费和完善信息平台”为重点,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严格标准落地,严格创建验收。2017年浙江省计划再创建2 780个,基本完成20个整体推进示范县(市、区)的管理创建和验收工作。
在抓好上述三大方面改革创新的同时,陈龙强调,要加快推广一批成熟的改革经验。如在防汛防台机制体制方面,总结群测群防示范乡镇建设的经验,深入开展以乡(镇、街道)“七个有”(有办事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值班人员、有值班记录、有信息系统、有抢险队伍、有防汛物资)和村(社区)“八个一”(一张责任网格、一本预案、一套监测预警设备、一批避灾场所、一批防汛物资、一套宣传警示资料〔牌〕、一次培训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基层防汛防台机制建设。在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进一步改进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让基层单位和群众“不跑或只跑一次”。借助浙江“互联网+”的优势,探索建立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等“全过程在线管理平台”,将责任、资金、安全、质量、进度等各环节信息和工作记录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实时掌握管理进展情况,实现水利管理痕迹化、规范化、阳光化。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陈龙强调,浙江水利将继续倡导“守规矩、有作为、讲奉献”,不断完善“千人万项”蹲点服务机制,着力打造一支“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水利铁军”。同时,积极营造支持改革、鼓励担当、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加快制定水利干部职工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激情和活力,确保各项改革落地生根,最大程度释放改革新红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