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静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对乡土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对生活的奋斗,一直是中华民族朴素的情怀。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水利是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支撑。2018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好农村水问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水利基础。
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水利基础,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化农田水利设施相配套,我国农田水利历史欠账多,薄弱环节多,必须首先补强这块短板。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力推广应用灌溉新技术。要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完善农田灌排体系,畅通田间“毛细血管”。要加快推进水权分配、水价改革、水权交易,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农业用水管理,改变粗放的农业用水方式。要着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达标提质,增强农田抗灾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健全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制度,培养人才队伍,完善运行管护机制,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
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水利基础,为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提供坚实水利支撑。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乡村资源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更加迫切。要围绕积极推进东北黑土区、南方崩岗区和黄土高原区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坡耕地整治、清洁小流域建设,让农村真正绿起来美起来。要着力解决部分农村水系紊乱、河塘淤积、水质恶化及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增强水源涵养和水质维护功能,保护好乡村风貌、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要善于利用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让乡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美丽乡愁。
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水利基础,为农民生活富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水利精准扶贫要持续发力,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坚持把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民生水利作为重要抓手,推进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要以解决贫困地区吃水、灌溉、用电等难题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田水利、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让扶贫扶到根上。要加快水利行业扶贫 “六大工程”建设,打响行业扶贫、定点扶贫、片区联系、对口支援、老区建设“五位一体”的扶贫攻坚战。要做好政策落地和投资、项目等向农村的倾斜,保障各项水利扶贫政策措施落地,按照优先安排对贫困地区有全局、长远影响的项目,优先安排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水问题的项目等原则,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投资倾斜力度。要加大水利人才技术帮扶等工作,充分发掘贫困地区比较优势和潜在资源,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协助地方搭建扶贫平台,积极促进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
粮丰农稳天下安,乡村振兴水先行。水是民生之本、农业之基、乡村之魂。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全国各级水利系统务必高度重视,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切实发挥水利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1月17日